20+女性|竞争教育|自由工作者——王虹老师咨询感

摘 要

  遇到困难的时候,往前走走 最近有好几个20多岁的女性客户,她们普遍被自己当下的工作困住,也对目前自己还是单身很焦虑。 有个客户问我29岁时是什么样子。哈哈,那会我正辞职后


遇到困难的时候,往前走走

最近有好几个20多岁的女性客户,她们普遍被自己当下的工作困住,也对目前自己还是单身很焦虑。

有个客户问我29岁时是什么样子。哈哈,那会我正辞职后找不到工作,也不知道要做什么,觉得人生好灰暗。

不过那一年我把仅有的积蓄都用在职业规划上——先做了咨询然后参加了培训,之后我的人生就从最低谷往上走了。我再看看这些客户,都比我20岁时的境况好的太多。

当我们困在一个地方,大脑会觉得走不出去了,这是大脑的局限。往前走走,一切都发生了变化。这些经历过的困惑和彷徨都是你未来的财富。


(图源pixabay)

对20+岁的女性分享和建议



1、你在工作,情感,人际交往等等的困惑是非常正常的,在这个年龄不困惑的反而不正常了。从学生到进入社会都有个适应期,接纳这个困惑,并慢慢探索。不要因为你有困惑就觉得自己不好。你就是最好的。

2、当周围的同学、朋友都恋爱了,结婚了,生孩子了,而你还是单身,也予以接纳。每个人的缘分和功课不一样,早婚有早婚的幸福和烦恼,单身有单身的幸福和烦恼。想多体验人生的,可以让自己单身长些。

3、可以多折腾。20-30岁不是积累金钱财富的年龄,是不断探索,折腾的年龄,是职业探索期。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深地了解自己,了解职场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
996的背后是?

一位很久以前的同事,在IT行业工作。他看到我前段时间的自驾游,很是羡慕。

他说现在自己要997了。我反应一下才意识到997是什么,就是早上9点上班,晚上9点下班,一周工作7天。

也就是睡觉,起床,吃饭,工作,然后吃饭,睡觉,工作 基本没有休息和个人的生活可言。现在非常有名的词“内卷”,过度加班就是表现形式吧!


(图源pixabay)


生涯规划包含4个方面:职业规划,学业规划,爱的规划和休闲规划,可见休闲规划的重要性。

但休闲在职场中被压缩得很厉害。一个人没有休息,无休止地工作,身心俱疲,没有创造力,这对企业也是一种伤害。

这些996,997背后是一种深深的焦虑和不配得感的集体意识,希望通过延长劳动时间,获得心理的安全感。

其实我们可以学会任何东西

记得刚学网球那会儿,在北京花2小时时间坐公交到清华大学打1小时网球,热情非常高。而现在特别爱游泳,在高速公路上开车1小时,然后在游泳馆游1个小时。

这段时间又学会了自由泳。通过自学,我学会了蛙泳,蝶泳,仰游和自由泳。学习的过程中,有时候连教学视频都懒得看,在游泳池里看别人游再加上自己练。


(图源pixabay)


我总结学好的2个重要因素:


1、喜欢。因为喜欢,就愿意花时间。时间投入哪里,哪里就有产出。


2、给自己时间琢磨和探索。游泳池人不多,我经常自己在水里玩耍,和水和身体做深度链接,然后在练习游泳过程中找身体最舒服的感觉。只要身体舒服,那个姿势就对了。

给自己空间去琢磨探索,会让学习充满乐趣,比找老师教更持久。自己学会的以后会坚持去做,找老师教的,可能会了就不想继续了。


给自己时间和空间,我们真的可以学会任何东西,因为我们是本自具足的。

金钱欲望的背后是一种不安全感

最近关注一些视频,发现有2个主题大家关注的比较多。

一个是教导类的,教你做人,教你如何做女人,教你如何搞定别人。还有一种就是怎么做能赚到钱。

这些好像是我毕业那会就在流行啊!很多人还是喜欢被指导。可能从小到大就被教导惯了,习惯听别人说,自己拿来用,不需要动脑,盲从专家。其实生活没有固定模式,别人说的都是自己的体验,或者从书上翻来的,对你不一定合适。

关于赚钱一直很流行,可能是很多人都喜欢通过金钱来获得安全感,或者对金钱一直不满足,希望越多越好,背后是一种不安全感。


(图源pixabay)

竞争教育

我最近安静下来会有种感觉,内心有种声音老是说要快点啊,加油工作啊。我能感受到心脏那里很堵,因为我不愿意啊。

我忽然发现,如果去很多人的地方,大家要排队,心里有个声音也会说要快点啊,好像不快点就晚了或者没有。我和Mike讨论,他说他没有这种感觉。他做事比较慢,也不着急。


(图源pixabay)


我想这可能和我们从小接受的竞争教育有关。

成绩要好。尤其高考,没有好成绩,不努力就过不了独木桥,所以要努力学习,要拔尖。而平时大家坐车也拼命挤,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资源太少,人太多,不争不抢就没有了。这个意识已经培养多年,即使生活富足还是下意识想快,要竞争的感觉。

生活就是从一个模式进入另外一个模式,自动运行。如果没有察觉会在这种模式里一直呆着。

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

这段时间感受到集体意识的强大。一个人要结婚生子才,要买房,要成功 这都是集体意识。


(图源pixabay)


一个人的意识要是弱于集体意识,会被集体意识同化。比如有的人一开始不结婚生孩子,但经不住周围的压力就做了。

而一个人的意识要是高于集体意识,TA会选择抗争,比如父母一说到结婚生子,彼此就争论起来,各说各理,或者逃离到和自己意识比较同频的社会(比如有大龄单身从小城市搬到大城市或者移民)。

还有高于集体意识的人,和集体意识不对抗,但是仍然按照自己的高意识来活,活得开心和通透,这样的人是很高修行的。

如果你既不喜欢集体意识,自己的意识也不高,那就去创造新的意识。

教育大大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

最近理解为啥很多成年人或者孩子学习没有动力。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,老师说,学生听。我们在其中就是被动接受,时间久了内在就被压抑了。

比如我每次去做瑜伽,就是跟着老师做,上了半年多,如果自己做,就不知道了。每次上瑜伽有点完成任务的感觉。但是游泳不一样,是自己琢磨出来的,都能和水有互动和体验,每次特别积极想去游呢。

也理解为啥有的人没上过学或者读很少的书的也能创出一番事业来,因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体验没有被教育破坏掉,敢于去尝试。

接受越多的教育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破坏越大,多数的本科生比研究生灵活,研究生比博士更灵活些。那些对世界有影响的人中,可能博士毕业的不多吧。

自媒体与自由工作者

一个95后客户,毕业后不想进入职场,不想朝九晚五,就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。

我们在做后期辅导时,她正在一个非常美的地方旅行,我也很支持她遵从内心的选择。我们讨论如何通过义工和自媒体养活自己,建立个人品牌。

现在很多人借助自媒体来实现自由工作者,尤其90后比较多。现在的工作方式不再只是进大公司,朝九晚五了。有越来越多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,在这方面95后更有勇气和优势。


(图源pixabay)

0

1

王虹老师


火把生涯 创始人

中国职业规划师,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

职业规划类书籍《觉醒》作者

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,从2010年开始从事职业规划咨询,在近10年的职业咨询中累计咨询近千个案,具有丰富的职业咨询实战经验。

王虹老师在从事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,不断勇敢地探索,对心理学,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、亲密关系都有深入研究,咨询功底深厚,对职业问题的剖析全面而深入。咨询尤其擅长职场中高端人士、各类女性群体、留学生、海外华人,客户遍及中国各个省份以及中国香港,英国,美国,新西兰。

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,跨越5大洲,并参加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,在美国工作1年,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,成为在美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。

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,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;

2017年10月建立国内首家女性职业成长平台,目前在线3000多位女性;

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,两期累计学员440+位;

2018年8月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团,有5位咨询师;

2018年12月推出职业规划新书《觉醒: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》;

2019年1月创立火把咨询师俱乐部,旨在为国内职业规划咨询师提供沟通平台;

2019年3月开设职业规划师咨询实战班(基础班),致力于培养新手咨询师。

0

2

《觉醒》

《觉醒: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》融合了王虹老师9年咨询经验和丰富人生经历,从多角度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规划案例。

本书以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,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“稳定”“跨界发展”“热门行业”“兴趣”“原生家庭”“35岁现象”“职场天花板”“我的职场我做主”等热门议题,让我们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,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
王虹老师希望通过此书,使人们不断地探索自己,做真实的自己,发挥自己的潜能,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● 我的人生20岁

● 与教练结缘10年,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变!

● 中国女性到底被什么所困——写在美国自驾游的路上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